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古园墓地:任时光匆匆流逝,她的优雅从未消逝

上海古园墓地:任时光匆匆流逝,她的优雅从未消逝

上海古园墓地:任时光匆匆流逝,她的优雅从未消逝

    九月的一天,上海下着大雨,地面潮湿,空气中散播着阴雨天特有的潮湿压抑气息,一路上湿湿嗒嗒。在这样一个午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也是世界著名低音歌唱家温可铮夫人王逑老师的家中。

    我是第一次见到王老师,虽然早在报纸上看过王老师在滨海古园墓地音乐集体葬礼上演奏钢琴的照片。照片上的她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但不管怎样,算算今年已是八十七岁高龄,所以我脑海里预设的是一个功成名就,悠闲待在家中由阿姨照顾着看看报纸,听听音乐的退休老人。很明显,眼前的王老师颠覆了我对年龄的经验:雪白浓密的头发,和蔼可亲的笑容,洁白整齐的牙齿,尤其是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如明媚春光将我心头因为雨天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在接下来的交谈中,王老师一直思维清晰,举止优雅,令人丝毫察觉不到老态。

    看看王老师,再回想起在演出视频中看到的温可铮老师的音容笑貌,我忍不住在心里想象,这对艺术伉俪当年的结合是怎样的才子佳人,羡煞旁人。现如今,虽然斯人已逝,但温老师的歌唱事业在王逑老师及温老师的学生们共同努力下依然在继续。今年是温老师逝世十周年,由温老师的学生筹划的纪念温可铮逝世十周年音乐会将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首场联合江苏省声乐协会举办,定于10月12日在南京举行。另外,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了了一套《生命的咏叹—低音歌王温可铮》音乐合集。该套纪念册是由王老师花费大量心力编著而成,内容有CD,有DVD,有怀念文章,堪称温老师奋斗一生的声乐成果精华。见我们来,王老师将其中的歌曲播放给我们听,并自豪地告诉我们,合集发行后,两个月内就被温老师的音乐爱好者抢购一空,后来又加印不少套。

    接下来,她将与温老师的学生一起整理出版温老师的手抄曲谱。因为国内的曲谱主要侧重高音,低音曲谱非常少,这些曲谱都是温老师把高音歌曲转调后手抄留下。我们有幸翻看了这些珍贵的手稿,令人诧异的是,看起来和印刷品无差。问王老师,才知道原来温老师不仅歌唱得好,还擅长书法、国画。当年温老师在联合国马绍尔礼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礼堂外在开他的画展。在新加坡大会堂的两次演出时也出现楼上开独唱,楼下开画展的盛况,令观者深为惊叹。如此才华横溢、中西文化兼融的歌唱家着实不多见。看过温老师的曲谱,王老师和我们聊起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音乐集体葬礼。王老师已连续多次带领王逑艺术合唱团在滨海古园墓地音乐集体葬礼上演出,这既是源于老艺术家的人文关怀,也饱含着她对温老师的爱,因为温老师就安葬在滨海古园“名人之林”,而促成演出的机缘,也是源自温老师的葬礼。深感声乐的魅力,2009年,滨海古园墓地邀请王老师及合唱团参加音乐集体葬礼。那天,伴随着钢琴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滨海古园墓地九龙壁广场响起,合唱团温暖悠扬的歌声为参加葬礼的家属诉说着对逝去亲人的追思。

    据王老师回忆,演出结束后,甚至有家属上前向她下跪致谢,感谢艺术家们用这么美的音乐为他们逝去的亲人送行,王老师也当场感动落泪。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超越语言的交流,直抵人心深处。在我们交谈时,王老师家的马尔济斯犬在客厅里不时地玩追尾巴的游戏。问及小狗岁数,王老师说九年,也挺老了。小狗听后认真地仰起头,对着王老师汪汪叫了几句,王老师赶紧安慰他:“不老、不老。”小狗这才心满意足继续玩耍,可爱至极,不老的心态与主人如出一辙!虽已是八十七岁高龄,除了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的练琴,王老师还继续在她组织的欧美同学会合唱团中担任艺术总监及钢琴伴奏,并于每周日去参加上海市徐汇区老年大学组织的王逑艺术合唱团活动。该合唱团在王老师领衔下已多次参加上海市内外比赛并斩获奖项,今年还在全国合唱团比赛中获得金奖。王老师生活节奏之紧凑,内容之丰富多彩,恐怕一般的年轻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 拜访过王老师回来的路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几句诗,深觉这几句话用在王老师身上再贴切不过。是啊,随着岁月长河的流逝,光阴会渐渐消磨人的青春和美貌,但那沁入骨髓的高贵和优雅,却因为一份乐观的心态,一个深爱的人,一份挚爱的事业,越来越闪耀出迷人的光辉,亦如那长酿的美酒,历久弥香。 【文/三布】

 

【 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