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数字殡葬哪家强?看完这篇就知道!

上海墓地 数字殡葬哪家强?看完这篇就知道!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数字化在殡葬行业的市场空间被迅速打开,数字化的运用在殡葬界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智慧殡葬服务平台、网络祭祀、3D打印、全息投影、AR交互等项目为传统殡葬增添科技色彩。互联网对殡葬来说,再也不是低频的存在,它给传统殡葬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技术与服务的更迭,并不断改善人们对殡葬的看法、对生死的态度,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数字化便民惠民最前沿 八宝山在线

北京作为建设殡葬服务体系较早较完善的地区,在科技殡葬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早在2005年,北京殡葬管理处就上线了“八宝山在线”网站,网站中设有普通纪念馆、撒海纪念馆和自然葬纪念馆。家属可以将逝去亲人的生平事迹、照片、亲朋好友的纪念文章传到为逝者开设的网上纪念馆。祭扫时进入纪念馆,就可以在墓前开展进献鲜花、点歌、敬酒、留言等祭扫仪式。

“八宝山在线”自开设以来一直向群众免费提供网络祭祀服务,至今纪念馆中存有2400余条逝者数据。与如今许多网络祭祀的页面相比,“八宝山在线”的页面显得简洁明了,没有太多花哨的交互按键,无需注册登录个人信息,可以访客身份浏览和祭拜,它直白简洁地展示逝者生平,简单易懂的界面设计让每个人都能为逝者献出一片心意。“八宝山在线”的创建为早期的“云祭祀”模式提供了前瞻性参考,打开人们对网络祭祀的预想空间,对数字化殡葬事业的传播具备了重要意义。

开启“多元时空”缅怀方式 福寿云科技

作为殡葬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福寿园国际集团旗下的福寿云科技,秉持着“以科技赋能行业,为用户生命教育与传统殡葬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的理念,实现殡葬互联网+科技新业态。2020年清明“福寿云”智慧平台首推即达到25万人次,2021年清明约为15万人次,而今年清明则超过了40万人次。“福寿云”云祭扫平台已经成为一个覆盖全国40余座城市、累计使用量近两百万人次的互联网纪念平台,祭扫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实地墓地。

2022年3月21日福寿云科技正式启动“数智陵园(上海)慧心谷”项目,8月16日,项目正式对外发布。慧心谷项目实体园区选址于上海福寿园墓地内,园区产品包括了水景石艺术葬、晶石葬以及生态葬等形式。通过移动端进入“慧心谷”虚拟福地,只见光照和煦、繁花似锦,环境、设施、建筑、植被等都和实体墓地别无二致。在数字孪生的园区中,可以为逝者建造线上3D纪念馆,收集整合影像、图文、声音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数字化礼葬、智能祭扫,全息影像互动、共享祭台、远程直播等全新的服务体验。

夯实殡葬数字化基础 城市智慧殡葬系统

2020年10月,深圳智慧殡葬系统V1.0上线,开通预约祭扫和预约生态葬功能。2022年4月5日,V2.0启用,成为线上报丧、办理进度查看等功能更为齐全、服务更加便捷的殡葬服务平台,阳光化操作版面、菜单式消费模式、丧属自由选择项目,真正解决老百姓在殡葬方面的操心事和烦心事,让逝者安息、为生者减负。温州市瓯海区打造“后事无忧”数字殡葬服务系统,逝者登记、治丧报备、殡仪服务、联办服务、遗产查询、巡查管理、安葬服务、生态安葬、投诉建议等9项应用场景均可线上进行办理,有效缩减办丧时间和费用支出。“后事无忧”服务系统还将推出火化预约、骨灰寄存、遗体接送等线上预约办理功能,完善全流程数字化殡葬服务。

“十四五”期间,江西全省加快智慧殡葬建设,推动殡葬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宁都县无缝对接省殡葬信息系统,创建智能便民平台,延伸殡葬服务,建立集预约受理、殡仪服务、遗体火化、骨灰安葬、结算缴费等业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管理可视化、运行标准化、监督精准化、收费规范化。

弥补疫情之下送行遗憾 云告别模式

疫情反复之下,殡葬服务承受巨大压力,“云告别”模式成为一种创新探索。2022年4月,一名百岁老人驾鹤西去,上海松江区殡仪馆因礼厅服务暂未开放,家属无法前往殡仪馆送行。为满足家属心愿,区殡仪馆多部门联手协作,通过网络直播,完成了对老人家的千里送行,为不能参加追悼会的家属带来安慰。

2022年5月,福山区殡仪馆同样通过“云告别”的方式帮助一位远在美国的女儿完成对母亲的告别。福山区殡仪馆在吊唁大厅装上多部摄像设备,采取最新5G和有线网络相结合方式,利用直播互动平台,让不能现场参加葬礼的家属参与到葬礼中,联通异地与馆内亲人们之间的哀思互动,弥补不能亲自到场的遗憾。

数字技术为殡葬发展提供稳固动力,智慧应用让殡葬服务更加绿色文明。在科技发展、技术至上的时代,数字化在殡葬这个特殊行业里不只需要高超的科技,还需要注重人文精神、生死意义、情感满足。从物理空间到精神世界,数字化将虚拟和现实完美融合,相信在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数字化产品,通过科技手段为殡葬带来无限可能,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各处。

【 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