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投资5亿元可安置12万骨灰:北方一座新殡仪馆投入运行

上海墓地:投资5亿元可安置12万骨灰:北方一座新殡仪馆投入运行

(2022年)5月26日,(河北)沧州市新殡仪馆和沧州公墓项目开始试运营,市主城区和沧县居民的遗体接运、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等业务,将全部迁至位于沧县风化店乡达子店村东北的新址。原旧址殡仪馆即日起停止使用。

据介绍,该项目是沧州市实施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由市财政出资、沧县政府承建、市民政局运营,总投资5亿元,是殡仪馆和公益性墓地合一的综合殡葬服务设施,建有8个独栋守灵阁、大中小6个悼念厅、高档火化设备6套等。公墓项目设计骨灰安置总量12万个,已建成双穴墓位1.5万个、骨灰存放格位2万个。新殡仪馆将加快完善“殡、葬、祭”一体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殡葬需求,打造具有沧州特色的殡葬服务品牌。

沧州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为配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新殡仪馆的遗体告别、守灵、祭扫等业务暂缓开放,到馆区和墓地办理丧事家属每户限制10人以内,并配合做好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测量体温,扫场所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合理距离。墓位租售将择机统一组织实施。

沧州市殡仪馆外迁和公墓建设项目是2019年全市人代会确定的民生实事之一,由沧县政府规划建设,市民政局民政事务服务中心运营。新殡仪馆已经竣工验收,5月26日正式投入运行。沧州公墓待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择机开始对外租售。

配套设施齐全完善

 沧州市新殡仪馆公墓位于沧县风化店乡达子店村东北,离市中心15公里。公墓区为一类城市公益性墓地,占地404亩,已建双穴墓位1.5万座,骨灰存放格位2万个。殡仪馆占地面积94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按照国家二类馆标准进行规划设计。馆内建设有办公楼、业务大厅、守灵阁、悼念厅、贵宾室、取灰侯灰楼、火化楼、餐厅、停车场等配套附属设施,共配备大中小告别厅6个、独门独院守灵阁8栋、高档火化设备6套、遗物焚烧设备1套、殡仪服务用车12辆等。其中,守灵阁设有灵堂、接待室、客房、卫生间,配套丧葬用品超市,餐厅能够容纳200人同时就餐,可以多方位满足民众守灵办丧期间的需求;室外布置电子大屏幕,循环播放沧州市殡葬惠民政策,让民众一目了然。


智慧殡葬高效便民

沧州市新殡仪馆在规划建设时便将智慧殡葬的理念融入其中,坚持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大力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建设。治丧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办理殡葬业务,可以提供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办理、网上祭祀等服务。让沧州市殡葬服务进入“互联网+殡葬服务”的云时代,实现群众办丧流程更加便捷更加透明。 “智慧殡葬平台”运用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经办人认证核验,确保信息安全一致。在业务大厅“自助查询系统”,治丧家属可随时扫码追溯及查询相关服务信息和业务办理情况;在关键服务岗位设置LED屏显指引,便于家属实时、方便进行业务办理。通过“一码通”实现了遗体接运、到馆登记、业务洽谈、化妆整容、冷藏、礼仪服务、火化、骨灰发放、骨灰寄存、骨灰安葬的全流程监管和控制。

网络管理科学规范

通过物联网技术,“智慧殡葬平台”实现对殡仪馆车辆、冷柜温度、火化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管和预警。实时通过图形化展现方式对馆内的业务全程运行情况进行“一体化”监管,保障了各殡葬业务环节的安全性及准确性,达到了“事前预防,事中可控,事后可查”的管理效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调度效率。下一步,平台将依托大数据共享,逐步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推进与公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相关数据在线交换共享,实现群众丧事“一网通办”,减少群众办理身后事来回奔波。

新殡仪馆的运行,以及“智慧殡葬平台”的使用,实现了馆内守灵、遗体告别、火化等一体化服务,做到殡仪馆内部管理标准化、对外服务规范化,让逝者安息、让丧属放心、让社会满意。


【 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