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2021年中国殡葬业三十大新闻

上海墓地:2021年中国殡葬业三十大新闻

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一转眼,便是2021年最后一天了。时光催人老,明天,就是2022年。

我相信,很多人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2021年疫情依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受疫情影响,殡葬行业最重要的活动——第九届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不得不推迟举行。

2021年殡葬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值得回顾呢?

殡葬百科(ID:zgby365)对2021年殡葬大事件进行了汇总,遴选出2021年中国殡葬业三十大新闻,见证、记录全国殡葬事业的发展

2021年殡葬大事件回顾:

南京推出“生命菁华”节地生态葬 单墓园可变为家族墓园

1月28日,作为全国首批殡葬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南京溧水区“亲人身后一件事”改革暨殡葬公共服务线上平台近日全面启动。

3月25日,南京市首个“生命菁华”葬安放仪式在这里举行。当日,南京推出“生命菁华”节地生态葬。通过特殊工艺,逝者骨灰可缩小至原体积的10%左右,凝结为“生命菁华”。相比另一种节地技术“生命晶玉”(骨灰结晶体)而言,“生命菁华”的体积更小,制作成本不到“生命晶玉”的15%,有利于推广节地的现代殡葬理念。

两会:代表们建议建议加大城镇殡葬用地供给,减轻丧葬负担

全国首个殡葬博物馆正式上线 360度展现殡葬文化

3月29日,全国首家以殡葬为主题的公益类数字博物馆——广州殡葬博物馆在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正式开馆上线。该博物馆分为线上展厅和线下VR体验馆,从墓葬墓室、殡葬习俗、墓具随葬品等多个方面反映广州地区的殡葬文化特色。该馆是国内首家以殡葬为主题的公益数字博物馆,虚拟展览面积为1000平方米,包括序厅、殡葬史话厅、土风移俗厅、考古发现厅、殡葬改革厅、先贤英烈厅、名人墓志厅、生命之旅厅八个功能厅。

促进实现医疗殡葬互渗互助 2021第三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举行

4月9日,“生死两安:医疗·殡葬一体化” 第三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京举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刘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来自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生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医疗、殡葬行业从业者以及网上报名的公众人士一百五十余人参与论坛,并有上万网友观看了论坛直播。

“十四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殡葬设施、军人公墓提供重点支持

4月22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殡葬设施、军人公墓提供重点支持。《实施方案》提出目前我国基本殡葬服务设施缺口较大,标准化的军人公墓尚属空白等问题。

海南首个殡葬骨灰墙投入使用,购买格位后可永久使用!

5月17日,《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中明确,2022年1月1日起海口全市行政区域执行火葬区相关政策。海口颜春岭安乐园新建的殡葬骨灰墙目前已投入使用,这也是海南首个殡葬骨灰墙。据介绍,骨灰墙有400多个格位,分单人位和双人位。其中,单人位4000元,双人位6000元,购买后可享有殡葬位永久使用权,园区每年收取管理费单人位55元,双人位65元。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将升为本科院校

5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官网公布《高等学校设置事项公示》,湖南省教育厅正在将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大学(暂定名)。其实长沙民院专升本这事至少在5年前都传开了,只不过今年是官方首次公布出来,看来这次专升本应该是没问题了。

第42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暨规划设计专题班在吉林省长春市开班

6月7日,由中国殡葬协会主办,中殡协公墓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福寿园国际集团生命服务学院承办,吉林省殡葬协会协办的第42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暨规划设计专题班在吉林省长春市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业内精英汇聚一堂,共同参与学习,聚焦殡葬规划设计,助力殡葬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修订《殡葬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6月12日发布《关于印发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21号),其中明确,今年将修订《殡葬管理条例》。按照此前民政部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新修的条例或将严格限制墓地占地面积、墓碑高度、使用期限。

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6月18日上午,民政部召开《“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明确“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重点举措。《规划》提出15项民政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加快补齐殡葬设施建设短板、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推动婚姻辅导服务全覆盖……

2021年上海紧缺专业公布:殡仪专业,落户上海+30分

6月20日,上海人社局公布上海《积分紧缺专业目录》,上海居住证积分紧缺专业在申请上海居住证积分时可以多加30分!其中,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也在其中,这无疑对殡仪专业的人才来说是个大好消息!

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殡葬类职业技能竞赛隆重开幕

6月23日-25日,由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指导,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殡葬赛项)在上海举行。本届大赛于6月25日圆满落下帷幕,首次实现“零投诉”、“零仲裁”。

2021年全国殡葬管理服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顺利开班

7月6日,民政部培训中心举办的“2021年全国殡葬管理服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在青岛顺利开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69名殡葬管理服务单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殡葬不只有火化和整容,一起来揭开殡葬行业的神秘面纱

7月12日,在重庆购物狂网站上出现了一篇“神帖”,此帖一直霸占该论坛榜首,是一位从事10多年的老殡葬人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写出的帖子,看完很是让人感动。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害怕的每一个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却无法相见的人”。人生没有如果,好好活着,珍惜当下!是想学殡葬或者正在从事殡葬行业人必须看的内容。

民政部召开全国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

8月16日,民政部组织召开全国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民政部部长李纪恒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稳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紫钻墓园:我国首个公墓服务标识发布

8月21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殡葬服务等级评定研讨会上,发布了“紫钻”墓地服务等级标识。填补了我国在殡葬服务等级领域的空白,给消费者选择墓地和殡仪服务商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参考标志,避免了认知盲区和消费陷阱。

首届清华中元论坛在京召开

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元节。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团队经过周密的筹划,成功申请举办第一届清华中元论坛。中元节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生死的一个节日。除了生命有生死之外,文化和社会也有生死。”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人去传承,去研习;安宁疗护需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面对生死的智慧。

民政部发布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涉及殡葬最新数据

9月10日,民政部官网发布《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涉及行政区划、社会工作、成员组织和其他社会服务等最新数据。其中关于殡葬服务领域,该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201个,其中殡仪馆1722个,殡葬管理机构865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536个。殡葬服务机构职工8.6万人,其中殡仪馆职工4.6万人。火化炉6619 台,火化遗体555.8万具。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禁止开发“墓地贷”

10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1]42号)《通知》指出,银行机构不得开发违反公序良俗、助长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的“墓地贷”“美丽贷”“彩礼贷”等消费信贷产品,坚持打击各种“伪创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推进殡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纲要》第二十条提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健全和推广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劳动用工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社会工作、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服务、社会救助、殡葬公共服务以及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领域技术标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川首个殡葬服务热线开通24小时提供殡葬服务

11月8日,四川首个殡葬服务热线“96444”11月8日起在泸州正式开通。该热线是四川省首个殡葬公共服务平台,运作模式类似120、110应急电话。泸州96444殡葬服务热线,由泸州市民政局主管,泸州市殡仪馆负责日常运行。市民在泸州打通96444后,殡葬服务热线平台将24小时接听来电,全年无休,及时为群众提供殡葬业务办理、殡葬咨询答疑、殡葬质量反馈等服务。

中国殡葬职教集团殡葬礼仪大赛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

11月13日14时,中国殡葬职教集团殡葬礼仪大赛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3栋影剧院举办。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沈宏格、党总支副书记刘红波出席本次大赛。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对殡葬礼仪的了解与认知,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还进一步发扬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精髓,激发了殡仪学子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能力。

2021年长三角地区殡葬协会会长座谈会在沪召开

11月17日, 2021年长三角地区殡葬协会会长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程坚、江苏省殡葬协会会长丁盛清、浙江省殡葬协会执行会长陈景莲、安徽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亚平参加座谈会。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周静波、中国殡葬协会副秘书长王艳华出席会议。

《2021中国统计年鉴》正式公布,2020年死亡率7.07‰,殡葬市场逐渐扩大

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官网正式发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首次透露了人口出生、死亡和老龄化数据。根据年鉴,2020年死亡率为:7.07火化率约为55.7%

第十一届生命文化节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九次年会成功召开

12月3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第十一届生命文化节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九次年会在大兴校区举办,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等出席开幕式。第十一届生命文化节以“文化赋能 科技支撑:促进殡葬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本届生命文化节线上线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殡葬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兄弟院校、各界媒体等共1000余位嘉宾参加。

广东、江苏、青海、贵州等地区发布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划

殡葬是民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群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各地《规划》坚守殡葬事业公益属性,围绕惠民殡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益惠民,不断丰富殡葬服务供给。

骨灰植入大树获新生,郑州开启“创新生态树葬”实验

12月12日,“创新生态树葬”实验活动在河南福寿园墓地树葬花园举行。主办方将骨灰存放装置植入树干,然后通过科学手段让大树愈合,从而让逝者的“生命之树”常青。据悉,在全国首次开展的“创新生态树葬”实验,为期四个月,效果得到验证后将进行推广。

上海福寿园墓地实现殡葬行业首个碳中和

冬至前夕,福寿园国际集团正式收到自愿开展碳中和项目相关证书,旗下上海福寿园墓地通过购买减排量核销登记的温室气体单位量,抵消2020年度排放二氧化碳,实现名义“碳中和”,成为我国殡葬行业内第一个倡导、践行碳中和事业的集团企业。

全国首部反映殡葬改革的电影《樱桃崮下》试映会在沂水县举行

12月18日,由中共沂水县委、沂水县人民政府、临沂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电影《樱桃崮下》试映会在沂水县麦田影城成功举行。电影《樱桃崮下》以轻喜剧风格讲述了樱桃崮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凯一家人围绕奶奶病重如何准备身后事产生激烈纷争、最终统一思想顺应移风易俗要求的故事,展示了农村推动殡葬改革、破旧俗树新风的艰难历程。是一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作品,也是沂水县推进移风易俗的一张文化名片。

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意见征求稿)

12月21日,由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上海开放大学和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研究起草的《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破解市民“如何文明祭扫”的问题,提供一套既符合文化传统又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合乎相关政策法规的祭扫模式。作为全国首个殡葬礼仪相关指引,这是上海市在推进殡葬改革、引领移风易俗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也是回应市民祭扫需求、传承优秀殡葬文化、构建现代殡葬文明的重要举措。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新的一年里,殡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殡葬改革,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殡葬服务,迈出新步伐、达到新水平。

在今年的“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克运带来提案,呼吁加大城镇殡葬用地供给,推进城镇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减轻城镇居民的丧葬负担。他表示,殡葬改革推进多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殡葬服务的公益供给。

崔建梅代表:建议全面推行公益性墓地,让群众“逝有所安”,崔建梅认为,要全面推广公益性墓地。可以选择农村的荒滩荒地、废弃的公用设施用地等闲置公用土地资源进行建设。这样可以有效遏制滥占耕地、多占土地的冲动,避免大规模开山辟地,促进节约用地,有序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 字号:

返回